精彩內容
8月2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2019版醫保目錄》,并擬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目錄。本次調出品種150個,調入品種148個。米內網數據顯示,調出品種2018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超過400億元。
2019年8月2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2019版醫保目錄》,并擬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目錄。本次醫保目錄調整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后首次全面調整,常規準入目錄共2643個藥品,其中西藥1322個、中成藥1321個,以及892個采用準入法管理的中藥飲片。
盡管目錄調整前后藥品數量變化不大,但調出、調入的品種數量較多,藥品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本次調出品種150個,調入品種148個,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借助米內網數據,本文將重點介紹調出品種所涉及的市場及企業。
(來源:米內網數據庫,2018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少于3000萬的品種銷售額用*代替)
據米內網數據統計,2019年國家醫保目錄西藥部分調出品種(含凡例)2018年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超過368億元。
其中,銷售額超十億的品種有:前列地爾(注射劑)、依達拉奉(注射劑)、長春西汀(口服常釋劑型、注射劑)、鼠神經生長因子(注射劑)、美洛西林舒巴坦(注射劑)、骨肽(含Ⅰ)(注射劑)、鹿瓜多肽(注射劑)、磺芐西林(注射劑)、桂哌齊特(注射劑)、骨瓜提取物(注射劑)、烏苯美司(口服常釋劑型)。
7月1日,《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制品)》提及的20個藥品,其中真正屬于2017版國家醫保目錄的品種僅有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膠)、前列地爾(注射劑)、鼠神經生長因子(注射劑)、依達拉奉(注射劑)、骨肽(注射劑)、長春西汀(口服常釋劑型、注射劑)、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桂哌齊特(注射劑),8個品種涉及的市場規模接近220億。國家重點監控目錄中其余的品種大多為省級增補,這部分的市場規模近430 億。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解讀》中提到,“新版目錄印發后,除有特殊規定的以外,地方不再進行乙類藥品調整,原增補的品種原則上應在3年內逐步消化,并優先消化被納入國家重點監控范圍的品種”,可見這20個品種終究還是逃不過“被唾棄”的命運,涉及到的省級增補市場也會逐漸萎縮。
此外,統計中發現,這些被調出的品種中,有74個品種目前擁有批文的企業數為0,本次調出品種數量看起來龐大,其實清退了“僵尸品種”后,也使得國家醫保目錄得到了凈化與完善。
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中成藥部分調出品種情況
(來源:米內網數據庫,2018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少于3000萬的品種銷售額用*代替)
中成藥調出產品總金額超過48億元,其中,有10個產品擁有批文的企業數為0。
國家醫保目錄自2000年發布后,共經過了四輪大調整,分別在2004年、2009年、2017年和2019年。新版醫保目錄與2017版醫保目錄發布時間間隔僅兩年,調整間隔明顯縮短。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醫保局將建立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未來目錄的調整將進入常態化。
醫保基金是我國醫藥市場最大的支付方,能否納入醫保目錄是藥品市場銷售的關鍵。值得關注的是,地方原有的15%醫保目錄調整權限被取消,原增補的品種需在三年內清理完畢。醫保目錄的調整權將全部收歸國家,藥企失去尋求地方增補的機會。
隨著醫保基金支付壓力增加,“4+7”帶量采購、重點藥品監控、醫保目錄調整等醫保控費政策相繼出爐。一些臨床價值不高、濫用明顯、可替代的藥品,在醫院市場空間不斷縮小。相關企業是扎堆發力零售市場,還是斥資進行藥品研發創新?
以恒瑞醫藥、正大天晴、石藥集團等為代表的傳統藥企已經在加速向創新藥企轉型,公司報表顯示,創新藥正在逐漸成為公司銷售收入的主力。以百濟神州、微芯生物等為代表的創新藥企也已在港股市場及科創板,見證了資本對創新藥企的青睞。在優先審評、醫保談判準入等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我國創新藥研發進步快速,并激勵更多的企業投身創新藥研發陣營。
來源:米內網數據庫
注:以上表格為米內網編輯手工整理,如有錯漏,以官方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