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縣級醫院勢在必行,這一點與醫保基金異地開支不斷增大有一定關聯。2016年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者異地總就醫人次為1645萬人次,同比增長35%。異地住院人次為549萬人次,同比增速達40%。這兩項異地就診的增速都明顯超過職工醫保參保者。2016年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者的異地就診費用一共為765億元,占總基金開支的31%。異地就診費用中,96%是異地住院費用。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異地均次住院費用為13433元,比城鎮(鄉)居民基本醫保整體均次住院費用要高出達102%。
因此,過去幾年政策一直都強調要推動大病不出縣,而如果縣級醫院的實力不提升,是無法做到將病人留在縣內醫治的。衛健委2019年的政策強調建設縣域醫共體并要求通過城市醫聯體來推動縣域醫共體的發展,未來幾年在多地會產生一輪新的縣級醫院發展。
縣醫院作為城鄉服務的重要載體,實力上層次不齊,相差較大。東部發達地區的富裕縣城的縣級醫院硬件條件較好,收入情況佳,有一定的人才基礎,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些地區居民收入也高,進城看病的難度低,且有最好的醫療資源在附近的一二線城市,因此要做到文件中的城鄉就診分開,仍較困難。
而欠發達地區的問題和東部不同,當地的縣級醫院在技術、人才上都較匱乏,如果無法先建設縣級醫院,提高服務能力,則根本無法留住病人。發展縣級醫院達到服務能力基本標準需要資金上的直接支持,僅靠遠程協作或醫聯體內的幫扶是無法完成的。
因此,城鄉就診分開并非靠設定目標就能達成,縣級醫院的技術實力和人才儲備發展是兩個先決條件。從目前縣級醫院發展的數據來看,和其他更大醫院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差距。
從縣級綜合醫院來看,包括縣級市屬綜合醫院和縣屬綜合醫院,根據2017年的數據,這兩類縣級綜合醫院一共有3291家,總收入超過6100億元。相比之下,地級市屬綜合醫院有960家,2017年總收入為6037億元,省屬綜合醫院有245家,總收入為4246億元。
兩類縣級綜合醫院的機構數量在2013年到2017年都是持續減少的,其中縣級市屬綜合醫院數量從2013年的1541家減少到2017年的1478家,縣屬綜合醫院則從1949家減少到1813家。
從總收入增速上來看,兩類縣級綜合醫院的總收入增速大都保持在10%左右。2017年,縣級市屬綜合醫院的總收入為3273億元,同比增長11%,縣屬綜合醫院總收入為2829億元,同比增長11%。不過,相比地級市、省屬和委屬綜合醫院12%到14%的增速,縣級綜合醫院收入增速還是略慢一些。
縣級綜合醫院的院均規模和地級市屬、省屬及委屬綜合醫院相比有較大差距。2017年,縣級市屬綜合醫院院均收入為2.2億,縣屬綜合醫院為1.56億元,而地級市屬和省屬綜合醫院分別可以達到6.29億元和17.3億元。委屬綜合醫院則更是高達47.3億元。
從縣級綜合醫院和其他類別綜合醫院的收入結構相比可以看出,財政補助占比明顯高。兩類縣級綜合醫院2017年財政收入占比均為11%,地級市屬綜合醫院、省屬綜合醫院和委屬綜合醫院分別為8%、6%和4%。同時,兩類縣級綜合醫院的藥品收入占醫療收入比為33.7%和32.7%,略低于所有級別綜合醫院平均的34.1%,但是縣級綜合醫院的檢查占比明顯高出其他類型綜合醫院,兩類縣級綜合醫院2017年檢查占比分別為14.1%和14.6%,而地級市屬綜合醫院、省屬綜合醫院和委屬綜合醫院分別為13.6%、11.6%和10.7%。
此外,縣級綜合醫院的衛生耗材占比明顯低于地級市屬綜合醫院和省屬綜合醫院。兩類縣級綜合醫院的衛生耗材占比分別為10.8%和9.5%,而地級市屬綜合醫院、省屬綜合醫院和委屬綜合醫院分別為14.4%、19.4%和20.7%。
從上面的數據比較可以看出幾點:
1.縣級綜合醫院市場每年保持10%左右的規模增長,增速略低于其他級別的醫院,尤其是地級市綜合醫院,2013年到2017年的年均收入增速達到了28%,可見更高級別醫院仍在吸引病人和收入增長上有明顯優勢。
2.縣級綜合醫院在單體規模上和其他級別綜合醫院的差距非常明顯,要進一步建設縣級醫院,擴大規模,改善硬件需要大資金的投入。
3.縣級綜合醫院的檢查收入占比明顯高于市場平均,這從側面提示在藥品改革的大環境下,使用檢查來彌補藥品缺口可能會持續。
4.縣級綜合醫院衛生耗材占比明顯低于高級別醫院,提示在復雜治療尤其是手術上能力仍和其他級別綜合醫院有一定差距。
總結來說,再投入是縣級醫院發展的關鍵。再投入的方面主要是人才培訓,服務流程的改進,以及一些硬件提升。對人才的提升會消耗很多人力物力,目前的縣級醫院靠自身能力很難完成,但沒有人才就沒有病人,人才投入可以說是迫在眉睫的。